“通过申请平台(CommonApp)截止11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弱势群体和国际生申请人大幅增加,今年早申人数飙升41%。”
近日,拥有超过900所成员院校,美国使用最广泛的大学平台——通用申请(Common Application)发布2023-24学年的平台申请数据。很多私立综合性大学,私立文理学院和服务众多不同类型学生的公立院校均允许学生通过该平台提交入学申请材料。
通用申请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1月1日(这也是多数美国高等院校的早申截止日),本学年通过该平台向美国高校递交提早申请的学生人数相比上个学年增长12%,人均提交的申请材料数量上涨5%,提交标化分数(SAT或ACT)的学生比例略有下降。
1、平台申请量大幅增加
截至2023年11月1日,本申请季(2023-24)在全球范围内共有836,679(较疫情前的2019-20学年增加41%)名申请学生通过通用申请平台向900余个会员高校递交了5,346,600份提前入学申请。
历年该截止日申请人数
本学年申请量级远超疫情前的2019-20学年,其中申请份数(3,353,516)和人均申请量(4.01)比疫情爆发前的2019-20学年分别增加65%(2,028,507)和17%(3.42)。
历年该截止日人均申请份数
人均早申院校数连续三年上升,2023-24学年每位平台申请学生平均向4.01所高校提交入学申请,超过2022-23学年的3.81所和2020-21学年3.65所。
2、弱势群体申请群体
截止11月1日,本申请季弱势少数群体申请人数较疫情前(2019-20学年)飙升67%,显著超过非弱势群体增幅(30%),表明申请生源在该维度的多样化有所提升。
历年弱势少数种族/族裔申请人数
家族第一代大学生申请量较2019-20学年上升67%,涨幅较非首代申请学生量(+34%)近乎翻番。
历年第一代就读大学者申请人数
有资格豁免CommonApp申请费的申请量也较疫情前的2019-20学年飙升100%,涨幅超过支付申请费的学生数量(28%)三倍多。
历年有/无资格豁免缴纳申请费学生申请量
3、美国本土申请人
本土申请学生多属富裕阶层,早申阶段52%美国申请人来自全美收入最高的前20%地区,只有34%申请人出身全美收入最低20%地区,相比此前申请季的趋势基本一致。
历年来自各个收入层级的申请学生分布
4、国际申请人数持续增长,但中国反降18%
截止1月1日,国际生源首度达到77,039,相比2021-22学年(64,964)和2020-21学年(55,281)持续增加。今年,国际申请学生数量较疫情前水平(2019-20;41,116)飙升87%,同期美国本土学生增幅仅为38%。
历年美国申请学生和国际学生变化趋势
早申请国际生五大生源国依次为中国、印度、加纳、尼日利亚和加拿大。但中国申请学生的数量较疫情前下降18%、相比之下,印度同期增长达118%、而加纳学生则暴增10多倍首度闯入前三。
5、提交标化成绩的申请者增多
新冠疫情肆虐对于美国大学招生政策的最大影响就是灵活提交标化(如标化可选政策)的招生实践得到广泛采纳。强制要求提交标化分数的通用申请平台会员院校在疫情前(2019-20)占比约55%,到了2020-2021、2021-2022,分别只有11%、5%的会员院校采用同样政策;上个申请季(2022-23)仅有4%的会员要求申请人提交标化分数。
而近年来,选择提交标化分数的早申请学生比例分别为80%(2019-20学年)、50%(2020-2021学年)、58%(2021-2022学年)和54%(2022-2023学年)。不过,本申请季选择提交标化分数的学生比例回调至50%+。
选择提交标化分数的申请学生比例
私立vs公立院校申请趋势
截止11月1日,私立院校申请量(1,918,615)超过公立院校(1,426,846)。不过公立院校受欢迎程度似乎不断上升,相比2019-20学年,公立院校申请量增幅(+82%)远超私立院校增幅(+47%)。
私立和公立院校接受入学申请数量及历史趋势
名校申请量
截止11月1日,全美不同选拨程度高校收到的入学申请数量以及历史趋势。尽管低选拔率院校(录取率不低于50%)收到了绝大部分入学申请(近240万份),但名校(录取率低于25%)也收到了超过53万份入学申请。该数据对有志于就读名校的学生具有参考价值。
不同选拔程度的高校收到的入学申请量
不同选拔程度的院校申请数量及历史趋势
数据局限性
1、所有数据仅反映来自使用通用申请平台的学生,因此无法反映全美整体早申请生源状况。
2、数据统计时限为2023年11月1日,相当部分美本院校的早申截止晚于该日期或允许学生延迟提交申请材料,因此实际申请规模将大于本文展示数据。
3、每年均有院校成为通用申请平台的会员,这些新增会员的所有申请人数均被平台列为新增申请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