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本科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其中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成绩点数)作为衡量学生学术表现的重要指标,更是申请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一、GPA在美国本科申请中的重要性
GPA是评估学生学术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关键指标,它不仅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也是美国大学招生官在审核申请材料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
高GPA通常意味着学生在课程上表现出色,能够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这也是大学所期望的学生特质。
二、美国本科申请的GPA要求
美国本科申请的GPA要求因学校和专业而异,但整体而言,呈现出较高的门槛。
一般来说,申请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GPA最低应在3.5以上(换算成百分制大约为87.5分或更高)。
而对于排名更靠前的学校,如常春藤盟校和顶尖公立大学,GPA要求则更为严格,通常需要在3.8或3.9以上(即百分制的90分或92分以上)。
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课程,避免盲目追求高难度课程而影响GPA。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门课程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准备。
积极参与课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争取在课堂上表现突出。
寻求帮助:遇到学习困难时,及时向老师、同学或学习辅导中心求助。
参加课外活动:虽然GPA是申请的重要因素,但课外活动经历也能为申请加分。参加一些与申请专业相关的活动或竞赛,展示自己的多元能力和领导才能。
四、除了GPA美国本科申请还需注意什么
除了GPA外,美国本科申请还需要关注其他几个方面:
标准化考试成绩:如SAT或ACT成绩,它们是评估学生学术能力的另一重要指标。
语言成绩:托福或雅思成绩需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
推荐信:来自老师或导师的推荐信能为申请加分,推荐人需对申请人的学术能力和个性特点有深入了解。
个人陈述和文书:通过个人陈述和文书展示自己的学术兴趣、研究经历和职业规划等。
资金证明:申请人需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支付留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
一、美国大学对GPA的要求?
翻看美国大学官网可知,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对GPA的要求明显不同。
大部分私立学校对GPA没有最低要求,校方最常见的说法是:招生采用整体审核的方式,虽然GPA很重要,但会综合考虑推荐信、文书、活动等材料后择优录取。比如:
普林斯顿大学:在GPA、班级排名、考试成绩方面没有最低要求,招生时会评估学生学术的方方面面。
达特茅斯学院:我们没有GPA最低要求。高分GPA确实是申请人能否在大学阶段有出色表现的重要指标,但我们还会审查高中课程严谨性和成绩趋势,以了解申请人的学术轨迹。
大部分公立学校对GPA有最低要求。原因在于,公立学校会收到远远超出招生官工作负荷的大量申请材料,设置“门槛”可以快速筛选出最适合学校的优秀学生。比如:
加州大学:要求州内学生GPA达到3.0,州外学生和国际生GPA达到3.4,才有资格被考虑录取。十一年级末在年级排名前9%的学生,保证至少会被一所UC系大学录取;
加州州立大学:要求州内学生GPA达到2.0及以上,州外学生和国际生达到2.45及以上;
亚利桑那大学:学生就读于备受认可的高中,班级排名前25%,且高中后6个学期的GPA成绩达到3.0及以上,保证会录取。
但提醒同学和家长们,千万别被美国大学官网较宽松的GPA要求迷惑。因为实际招生中,大学是非常希望你的GPA越高越好的。
根据多年经验,我们整理了比较稳妥申请Top 50大学的GPA成绩(未加权),供准留学家庭参考:
申请Top 10建议GPA达到:3.9+
申请Top 11-20建议GPA达到:3.85+
申请Top 21-30建议GPA达到:3.75+
申请Top 31-40建议GPA达到:3.7+
申请Top 41-50建议GPA达到:3.6+
PS:不同高中有不同的GPA计分方式,如4分制、5分制、6分制、百分制、等级制等。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曾发布【4分制-百分制-等级制的GPA转换表】,以便大家评估自己的分数。
此外,学习过大学先修课、荣誉课程、AP/IB高阶课程的同学会获得GPA加权分(Weighted GPA)
UC九校GPA加权的计算方法:
UCLA和UCB会计算学生的所有荣誉课程或AP课程的加权分,GPA加权满分为5.0;其余7所UC分校只计算10年级至11年级最多4门荣誉课程或AP课程,GPA加权满分为4.33。
非加州大学GPA加权的计算方法:
如果学生选修过荣誉课程会获得最多0.5分的GPA加权分,如果学生既选修过荣誉课程也选修过其它AP或IB课程会获得最多1分的GPA加权分。
注意,没有通用的标准规定这类课程要额外加多少分,如果你有多所女神校,需要根据大学官网要求计算自己的GPA加权成绩。
二、怎样才能拿到高分GPA?
我们结合多年经验,为大家整理了4大超实用的GPA提分建议:
1、勤记笔记和善用学习工具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老师课上的重点内容记录在笔记上,非常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难点。
同时,为了避免笔记凌乱的问题,建议同学们善用一些学习工具。比如:
Grammarly:帮忙检查写作语法的神器;
Evernote:免费且功能强大的记笔记软件;
To Do List:用于梳理日常学习任务,能快速上手的软件;
Cornell Note-taking System:康奈尔笔记法是全世界公认最高效的笔记法。它将一页纸分为不同的区域,确保学生在课后能立刻温习课堂知识点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2、多寻求“过来人”建议和老师帮助
很多高中生遇到过“老师不给PPT”、“听不太懂课堂知识点,课后作业无从下手”等情况。为此,建议同学们多向学长学姐“取经”,以了解每位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同学们可以多去办公室找老师沟通,不仅能解答课堂上的疑惑还能刷一波老师的好感。
另外,很多同学抱怨过包含写作的课程,GPA很难拿高分。
有一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如果遇到有写作的作业,同学们可以一个星期完成初稿,拿给老师寻求意见后进行修改。这样老师收到作业终稿,于情于理都不会给出低分的。
3、迈出舒适圈,多与不同学生组队学习
国际高中或者美国高中的同学,有些作业需要以小组形式完成。如果组内成员学习不积极,将影响整个团队的作业质量和成绩。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多接触不同的同学,找到能一起学习进步的搭档。
另外,同学们要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一旦遇到小组成员“摆烂”,可以先与之沟通,并在沟通无效时及时适当地向老师反馈。
这不是打小报告,而是对自己和其它组员负责!
4、家长适当关心孩子的学习进展,及时提醒调整不足
每个学期末拿到成绩单时,建议家长阅读任课老师的评语,及时找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并在假期寻找一些学习资源帮助孩子查缺补漏。
三、如何平衡GPA成绩、学习难度、课外活动?
首先,如何平衡课外活动和GPA:
同学们切记,一定要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开展课外活动。
GPA是美本申请的“根基”,如果你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活动再精彩也极有可能止步于第一轮招生筛选。
因此,准留学生可提前计划好每月或每周的学习安排和活动安排,利用碎片时间(如上学路上或者吃饭间歇背背单词,或与社团成员沟通活动主题等),以帮助自己提升硬软实力。
接着,如何取舍学习难度和GPA成绩:
保持呈上升趋势的GPA,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增加选课数量和难度,对圆梦女神校更有利。不过——选课注意以下4点
1、尽量文理兼修,让“通才”形象深入人心。比如,理科生可以选修AP美国历史,文科生可以选修AP化学等;
2、可以选修一些既亮眼又实用的学科。比如,理科生可以考虑学习3D打印,文科生可以考虑学习美国二十世纪文学鉴赏,这些课程还能作为素材写入文书中;
3、能力范围内,尽量学习自己高中的荣誉课程或其它有难度的课程。因为招生官会对同一所高中的申请人进行纵向对比,如果别人选了你没选,招生官可能会质疑你的学术能力,并怀疑你缺乏挑战精神;
4、不要死磕自己的弱势学科,维稳GPA永远是最重要的!
看到这,相信部分9-11年级准留学家庭已经打消了诸多GPA疑惑。
对GPA成绩不理想且没有太多提升空间的12年级家庭,心上还压着一块巨石——
四、GPA较低,有希望被Top 30录取吗?
实话实说,很难但不是完全没机会。
这取决于你所在高中的课程严谨性、高中同校竞争、所在申请季的申请池、文书质量/推荐信/课外活动等。
例如,曾在弗吉尼亚大学、查普曼大学、波莫纳学院都从事过招生工作的Grant Cushman表示:
“审核申请材料时,了解学生所在高中,以及根据该校的学术严格度和课程严谨度,判断GPA3.9是较高分数还是较低分数很重要。”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没能达到较高的GPA,大学招生官也会考虑学生拿到该分数的难易程度。
专注于美本录取研究的网站SocratesPost表示,在较严苛的高中拿到GPA 3.7的学生,比在较宽松的高中获得3.9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大学的青睐。
接下来分享6个拯救低GPA的方法,准留学家庭值得收藏!
提交申请材料时,低GPA同学的4大自救方法
1、对低GPA做出合理解释。
很多客观原因可以造成学生GPA成绩下降,包括家庭问题、疾病问题、更换老师等。
招生官承认申请人的GPA并不完全能够反映学术能力,但申请人需要对成绩给出真诚的解释。
准留学生可以在Common App申请系统的附加信息板块进行解释。
2、提供年级排名。
有的高中考试难度较大,导致学生的GPA较低,这时学生可以提供年级排名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
3、提升推荐信质量。
找一位熟悉自己学术情况的老师帮助你写推荐信。
一方面,老师能够强调高中的课业难度和你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对于较低的GPA成绩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一封言辞恳切的推荐信能为你的GPA增加0.5-1个绩点。
4、用文书强调你在学术活动里的闪光点。
一篇优质文书对低GPA起到很大的弥补作用。
建议准留学生们捋顺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找出你的闪光点,将它与你围绕目标专业做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招生官看到你的求知欲和学习潜力。
提交申请材料后,低GPA同学的2大自救方法
1、申请递交后,要继续提升GPA。
通常来说,准留学生在美本申请时只提交9-11年级的GPA成绩,但美国大学考察的是整个9-12年级的学术表现,所以申请结束后即便拿到Offer也不能完全懈怠。如果你12年级的成绩滑坡,录取结果是会被影响的。
2、进入Wait List也可以提交新的GPA
被大学放入Wait List,还是有录取的希望的。
因此,如果学生真的很想去某所大学,不要轻易放弃。尝试重新提交包含12年级的GPA成绩单,或者在课外活动方面取得的最新成绩等材料,也许可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拥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打算赴美留学,体现语言能力的托福考试是很多大陆准留学生无法绕过的门槛!
尤其标化可选后,美国大学对申请人“硬件条件”的审核重心更多地向托福、GPA偏移,这令不少同学和家长比以往更加看重托福分数,甚至有种托福“不刷到110+不罢休”之感!